101岁!勇闯高龄手术“禁区”,髋关节置换术后2小时下床行走
随着年龄增长
骨质疏松程度逐渐增加
肌肉萎缩、骨骼脆性
一不小心摔倒或轻微外伤
就会造成髋部骨折
也被称为“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”
近日,重庆郭昌毕中医骨伤医院谭季镰副主任医师团队再次勇闯高龄手术“禁区”,成功为百岁老人实施“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”,术后2小时便能借助辅助工具下地行走。
101岁的王爷爷(化名),在家中意外跌倒致左髋部活动障碍,不能站立、疼痛难忍,家人紧急送往重庆郭昌毕中医骨伤医院就诊,以“左侧股骨颈骨折”收入骨关节科。
术前,左侧股骨颈骨折
面对如此高龄的患者,其身体机能的显著衰退以及患有慢性的心、肺等疾病,无疑使得整个手术过程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。股骨颈骨折对于老年人而言,不仅带来难以忍受的疼痛和活动受限,更因其低下的愈合能力和高发的并发症风险,使得非手术治疗效果往往不尽人意,预后情况堪忧。
术中
然而,高龄并不必然意味着手术的禁忌。骨关节科迅速响应,邀请麻醉科、老年内科、康复科等行多学科会诊(MDT)协助诊疗,对患者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个体化评估,以预测手术风险及潜在的并发症,为围术期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做了周密的准备。在经过深入讨论和综合考量,并取得家属的充分理解和同意后,团队决定为王爷爷实施“髋关节置换术”。历时30分钟,顺利完成该手术。
术后
术后,在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和精心呵护下,爷爷的身体状况迅速改善,仅过2个小时便能借助辅助工具自行行走。这一喜讯让爷爷及其家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他们纷纷向谭季镰主任及其团队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。
术后2小时即可辅助行走
小科普
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,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增高。据调查,股骨颈骨折约 50% 发生于 70 岁以上的高龄病人,是降低老年人生活质量、威胁其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。
老年股骨颈骨折,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相比较于内固定、保守治疗的优势在于: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,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,使患者早日康复,对患者自身、家庭及社会意义重大。且人工关节置换能在很大程度上,解决老年股骨颈术后骨折不愈合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常见并发症,故成为了临床常用的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手术方式。
来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