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动脉硬化?
动脉硬化 通常指动脉粥样硬化,是一种慢性血管疾病,可以发生在全身的各个血管,包括主动脉、冠状动脉、颈动脉、脑动脉、肾动脉等。它以动脉壁内胆固醇等物质的沉积为特征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沉积物在动脉内壁形成称为“斑块”的堆积物,导致动脉逐渐变硬、变窄,从而限制血液流动。如果斑块破裂血栓形成,可导致血管急性闭塞血流中断,这种病理过程可以影响身体的任何动脉,特别是供应心脏、脑和四肢的动脉。
动脉硬化的发生,不仅会导致相应的器官供血不足,而且随着硬化程度加重,会导致多种严重的并发症日渐出现。如果动脉硬化发生于冠状动脉,会导致冠心病、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。如果发生于脑动脉,会导致脑梗死、脑出血等疾病的发生。
不少人把动脉硬化和血管硬化混为一谈,其实两者不是一回事。动脉硬化是指动脉血管的管腔狭窄、硬化,同时还存在斑块破裂,血栓形成的风险;血管硬化是指血管的弹性减弱。动脉硬化是冠心病、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等重大健康问题的主要病因,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动脉硬化导致全世界近1800万人死亡,是全球主要致死病因。因此,当体检发现动脉硬化时,需要正确对待。
来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