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改善坐姿?
如果你的坐姿已经有了问题,那么可以从下面4个关键点进行改善:
1、摆好骨骼的正确位置
只要一提到姿态,就离不开「中立位」这个概念。
我们常说运动时候要怎么保持中立位,当然,坐着的时候也要保持「中立位」。
在坐姿状态下,中立位应该是坐着时候,我们的脑袋基本在胸腔的正上方,而胸腔基本在骨盆的正上方。
假设我们的脑袋不在胸腔正上方,而是做出一个伸脖子的动作,颈部的压力就会很大;
再假如我们的胸腔不在骨盆的正上方,而是上背部靠着,下面悬空,腰部的压力就会比较大;
进而造成肩颈和腰部的不适。
2、找到坐骨
坐骨长在我们骨盆最下端,之所以叫坐骨,就是因为它本应该是在坐姿中,负责把重力向下传递的。
常见的不良坐姿往往是更多的让尾骨承担压力。
如何找到坐骨?
找一把硬的椅子坐上去,双手从身体的侧面,找到屁股正下方、左右各有一块硬硬的骨头。
这两块骨头叫做「坐骨」,就是骨盆最底下的位置。
我们坐着的時候,身体的重量被坐骨承担。
确保坐骨坐的同时,也要保持脊柱中立,避免腰椎承担过大压力。
3、合理低头
由于坐姿状态下,头很难完全控制在胸廓上方,我们需要看桌上的电脑或文件,或多或少的需要把头往前送,单纯的把头伸出去形成伸脖子的体态,就会增加颈椎的压力,可以通过头部和胸腔一起向前送,来实现离电脑或文件更近的目标。
另外,低头的实质性目的是为了让视线下移,所以,除了伸脖子之外,还可以用收下巴的方式来实现视线下移。
收下巴的动作调动的是枕寰关节,实现视线下移的同时,不会让头部重心前移,所以不会对颈椎造成更多压力。
来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