衰老问题
1. 基因组稳定性丧失
基因组如同人体运行的精密指令系统,在正常情况下,人体拥有一套高效的自我修复机制,能够及时修复受损的基因,以维持身体机能的平衡。然而,随着年龄的增长,这一修复效率逐渐降低。当修复速度跟不上损伤节奏时,身体机能便会陷入失衡状态,衰老也随之悄然发生。例如,在一些与年龄相关的疾病中,如癌症,常常能观察到基因组的不稳定,基因突变频繁出现,导致细胞生长和分化失控。
基因组不稳定性在衰老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。而基因组不稳定又与 DNA 修复体系功能和 DNA 损伤检验点功能随增龄而发生的变化密切相关。减少DNA 损伤,增强 DNA 修复能力,从而增加基因组稳定性,也许有可能延长寿命或改善老年时期的身体适应性。
2.端粒损耗
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,以更新人体老化受损的细胞,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。在这个过程中,端粒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端粒位于染色体末端,就像染色体的 “帽子”,保护着染色体的完整性。然而,每次细胞分裂,端粒都会逐渐磨损缩短。当端粒短至一定程度,细胞便失去了分裂能力,从而引发细胞老化和凋亡。研究发现,一些早衰症患者的端粒损耗速度明显快于正常人,这进一步证实了端粒损耗与衰老之间的紧密联系。
染色体末端(端粒)的DNA损伤会导致衰老以及衰老相关疾病。端粒损伤会导致DNA无法完成端粒区域的真核DNA复制,从而诱发基因组不稳定并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或衰老。衰老可以通过控制端粒酶的激活来调节。端粒酶活化可以延缓衰老并治疗端粒疾病
来源: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