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灸与三伏天是绝配,根除疾病根源的时机到了
▲三伏天艾灸有四大好处:根除一切疾病根源、温肾壮阳,元气充足。延年益寿、修身养性。 三伏天,万物以成,阳气攀升,是身体周期中代谢最旺盛的时期,也是各种病邪毒虫活跃的时候。这时就需要借助一年这时的阳气来好好提升身体动力,驱除久藏在身体内的病气。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,与艾火的纯阳作用于人体病灶,能祛除一切寒湿,打通经络。 1 温度决定一个人的生老病死, 三伏天艾灸是根除疾病根源的方法
有人说:十个人九个寒。
寒则瘀、瘀则凝、凝则堵,
堵则造成酸麻胀痛,
严重些易积成炎症,
再严重就导致肌瘤、囊肿、癌症!
寒是万病之根,湿是万病之母,
风是万病之首,火是万病之华。
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,
与艾火的纯阳作用于人体病灶,
祛除一切寒湿,打通经络。
三伏天艾灸的四大好处是:
01 根除一切疾病根源的时机。
芒种过后,各地进入梅雨季节,
许多中老年人一会腰痛,
一会腿疼了,这是为什么呢?
因为体内寒、湿气重的缘故。
在中医里祛寒除湿治疗法就是艾灸。
三伏天,正是天地阳气最盛之时。
通过艾灸,双重阳气注入体内,
温阳驱寒,从此病魔远去,
岁月不老,健康与你同在。
02 温肾壮阳,元气充足。
元气阳气充足,
夏不怕热,冬不怕冷,
精力、耐力旺盛。
总之,元气充足的表现是:
真正意义的健康特征。
古时医家常用“神奇”,
来说明艾灸的功效和作用。
根据临床实践,
命门和神阙穴组方,壮阳第一,
三伏采用灸法,
会感到有热感从穴位直透体内,
灸命门可培补肾气,振奋肾经,
使阳气充盛行;神阙属任脉,
为生命之根蒂,灸之可扶阳固脱。
二穴相配具有温肾壮阳,回阳固脱之效。
03 延年益寿。
宋代名医窦材在《扁鹊心书》中云:
“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,
真气壮则人强, 真气弱则人病,
真气脱则人亡,抚阳保命,
延寿之法,艾灼第一。”
真元乃元气、阳气,
所以,元气是生命之本,
是健康之本,长寿之本,福德之本。
中老年人如果在三伏天坚持艾灸,
比如灸关元穴,
尿频尿急、前列腺问题不光自己解决了,还
可以强身健体,延年益寿。
04 修心养性。
从中医的角度讲,
疾病是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所致,
夏季艾灸,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,
天时的阳气与艾灸的纯阳之气进入人体,
风、寒、湿、暑、燥、火等邪气,
被天地之双重阳气赶出体外,
因此,血液越来越清净,
身体得以轻松,宁静自然。
所以,三伏天艾灸即能祛病、
又能强健身心,真正意义的修心养性。
2
三伏天“灸疗”
温经、散寒、补虚、助阳
三伏天“灸疗”是我国传统医学中,
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法,
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,
人们体内阳气最盛的时机,
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艾灸,
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,
通过灸疗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,
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,标本兼治。
三伏灸可以调理的问题:
妇科问题:
痛经、月经不调、妇科炎症、子宫肌瘤、
不孕不育、小叶增、产后腰痛等;
骨关节问题:
肩周炎、颈椎病、骨质增生、
椎间盘突出、腰肌劳损、滑膜炎等。
胃肠问题:
胃寒、胃痛、胃炎、肠炎腹泻、
结肠炎、腹部凉怕冷等;
呼吸系统问题:
咽炎、气管炎、哮喘、
鼻炎、鼻息肉、鼻窦炎等;
体质弱问题:
面色晦暗、体弱眠多梦、怕冷、
失体质弱挑食、经常感冒等。
三伏灸可以调理的疾病:
乳腺增生:
艾灸取穴阿是(乳房肿块处)、
肩井、天突、肝俞、三阴交。
经前症重加太冲;经后症重加太溪。
肿瘤:
取穴中脘、关元、膏肓、足三里。
声带小结:
可在少商和商阳点刺放血,
然后再在大椎穴点刺2-3下,
拔罐放血后,艾灸15-20分钟。
便秘:
艾灸天枢和足三里,
如泄泻时艾灸天枢会止泻;
便秘时艾灸天枢又能通便。
虚证:
艾灸中脘、关元、足三里,
治疗一段时间也会有疗效的。
宫颈炎:
艾灸关元、子宫、八髎穴和三阴交。
用艾灸盒在腹部大面积移动艾灸,
主要在小腹部和后腰部,
每天艾灸时间不低于1个小时。
鼻炎:
艾灸取穴:关元穴 、 足三里 、
迎香、 印堂、太阳 、合谷
腰椎间盘突出:
艾灸主要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,
腰部的痛点治疗为辅,
取穴环跳,委中、 肾俞 、
大肠俞 、腰阳关、 阿是穴。
在腰部做移动艾灸,
如果出现通窜的感觉,或通窜不到位,
那么就在通窜不下去的位置接续艾灸,
使通窜进行到底。也就是通络。
感冒头痛:
先灸大椎近半小时,
又艾灸头部的完骨、头窍阴、率谷、
妇科病:
关元、子宫、归来、八髎穴和三阴交。
前列腺炎:
可以艾灸关元和曲骨还有八髎穴,膝盖疼痛可以局部艾灸。
痛经:
灸关元、中级、子宫穴、三阴交。
坐骨神经痛:
这样的疾病多由腰痛而引起。
如果艾灸,
就重灸肾阳虚、环跳、委中穴。
支气管哮喘:
背部及腰骶部为高发区,
艾灸风门、肺俞、至阳、次髎、
命门、肾俞、腰阳关、关元俞等。
痹症:
取穴大椎穴、身柱、肾俞、腰阳关、
曲池、外关、昆仑、丘墟、太溪。
行痹加肝俞、膈腧;
痛痹加关元、肾俞;
着痹加足三里、阴陵泉、脾俞;
热痹加大椎、曲池。
功效:该汁具有利尿、消肿、通淋的作用,尤其适宜于热淋伴尿路涩痛者饮用。
目前涪陵郭昌毕骨伤科医院可以做太极灸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电咨询:023-72780434
来源:72物候元气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