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中医二甲骨伤科医院 重庆市医保定点医院 雨露助残爱心医院
24小时咨询电话:13308257120
健康资讯

腰肌“劳损”还是腰肌“老损”?怎么防治?


腰肌劳损又名慢性劳损性腰背痛, “劳损”一词,主要是指无明显外伤引起的腰背部疼痛,既往多称为“过劳”。许多人以为是“老损”,当医生告诉他是腰肌劳损时,会出现一脸惊诧,“我这么年轻也会“老损”?,没搞错吧?”,其实医生说的是“劳损”。发生在腰部的劳损称为腰劳损;发生在背部者,则称为背部劳损;两者情况同时存在者,则称为腰背部劳损。两者常呈延续状发生,因其发生是逐渐地形成,所以又有慢性腰背部劳损之称。



blob.png


腰肌劳损机制:

一些尚不足以引起肌肉韧带撕裂的损伤,或使腰背肌长期处于高张力状态下的体位(如汽车司机、翻砂工及坑道作业、会计(久坐)、教师(久站)等工种)可引起该处肌组织及某附着点处的过度牵拉。此时局部出现反应性无菌性炎症,包括局部血供受阻、缺血、缺氧及渗出增加等,逐渐引起局部组织变性。反复不断的慢性劳损可使这一过程日益加重,并易形成恶性循环。


  常见病因

1.腰部慢性积累性损伤:职业原因需长期弯腰操作者,或因姿势不正,使腰部肌肉长期处于被牵拉状态,久之腰肌产生慢性损伤,出现腰痛。
  2.急性腰扭伤治疗不及时,或处理方法不当、受伤肌肉未得到充分修复后遗慢性腰痛。
  3.腰椎有先天性畸形如骶椎腰化、腰椎骶化或骶椎隐裂、峡部裂等,这引些畸形的存在使得腰部肌肉易于发生慢性损伤,更容易出现腰痛。
  4.慢性腰肌劳损与气候环境条件也有一定关系,气温过低或湿度太大都可促发或加重腰肌劳损。


blob.png


主要表现:

1、较大范围的疼痛  腰背部(有时包括臀部)疼痛多为酸痛或胀痛,部分刺痛或灼痛。以腰部两侧、椎旁及骶嵴上更为明显。其特点是晨起时痛剧,活动数分钟或半小时后缓解,但至傍晚时因活动过多疼痛又出现。休息后又好转,弯腰时疼痛加重,后背过伸时疼痛可缓解,轻叩后背或按摩后较为舒适。不能坚持弯腰工作。常被迫时时伸腰或以拳头击腰部以缓解疼痛。

2、多有诱发因素 患者发病多有明确的诱发因素,其中以体力劳动、体育锻炼、过累、受潮及受凉为多见,多有久坐或久站病史,尤其是经常坐办公室的白领更容易出现。

3.腰部有压痛点,多在骶棘肌处,髂骨脊后部、骶骨后骶棘肌止点处或腰椎横突处。
  4.腰部外形及活动多无异常,也无明显腰肌痉挛,少数患者腰部活动稍受限。   



blob.png



治疗

1、消除病因  除了在劳动中注意腰背部体位、避免使腰背肌处于高张力状态的前屈位,注意劳动的节奏性。对无法避免这种体位操作的工作,应经常更换体位,不宜在一种姿势下持续过久。每间隔1~2h,做一次工间操或类似课间休息的腰背部活动,可有效缓解肌肉疲劳。此外,对气候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亦应注意采取相应的对策,并应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。

2、腰肌锻炼  对慢性劳损者,增强以骶棘肌为主的腰背肌锻炼,不仅可通过增加肌力来代偿病变组织的功能,且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。腰背肌锻炼的方式较多,以飞燕点水(或称蜻蜓点水)式为佳,3次/d,每次50下(开始时可较少)。


blob.png


3、封闭疗法 疼痛剧烈,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行封闭治疗(封闭治疗的利弊在本公众号前期已讲过,不再详述)。大多有效,约50%~70%的患者为显效,甚至完全痊愈。

4、 物理治疗(理疗):在医生指导下,选用适当的物理治疗也可以增强治疗效果。目前存在较多的理疗方式,包括电磁、超声波、红外线、激光等,通过声、光、电、热等作用于人体,起到疏筋活络的作用,也可行针炙治疗。

5、对症用药(主要为消炎止痛药及舒筋活血的中药)、中草药外敷、热水浴等均有一定疗效。对个别病程较长、久治无效者,亦可采用石膏腰围或胸背支架制动及固定8~l0周,同时加强腰背肌锻炼,多可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。


blob.png

 

  6、手术治疗:对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极少数病例,可施行手术治疗。

内容来源: 郭树章骨科博士后 从骨至筋

声明: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,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认为内容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
来源:郭树章骨科博士后 从骨至筋

医院概述Hospital overview
医院概述

涪陵郭昌毕骨伤科医院建于1993年,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积淀的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骨伤专科民营医院,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810年,少林寺蒲罗汉禅师、倪罗汉禅... [详细]

在线咨询Appointment expert
专家热线
023 -
72780120
医院地址

重庆市涪陵区桥南荔圃路1号(广电中心旁)

咨询热线

023-72780120

门诊时间 (节假日正常上班)

08:00 —— 21:00

Online consultation

在线咨询

扫一扫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