末伏已到,赶紧抓住三伏天的尾巴,再把三伏贴来贴一贴,强身又健体
今年的三伏天,涪陵郭昌毕骨伤科医院都迎来一批批贴三伏贴患者。最近三伏贴线上线下都十分火热,如今中伏贴敷的时间早已过去,今天已经进入末伏,依然有不少患者们闻讯来问:三伏贴头伏和中伏错过了还能贴吗?涪陵郭昌毕骨伤科医院中医专家孙玲娟说,末伏结束前皆可贴三伏贴,今年三伏贴一共贴5次,头伏、中伏错过了可从末伏开始敷贴,末伏错过真的只能等明年了。
孙主任介绍
三伏贴所治疗疾病多为秋冬季节加重的慢性病,需要坚持连续贴敷,疗效会在数月之后显现。其中,穴位贴敷每年至少2-3次,若要加强效果,也可以贴至5次,每年三伏为一个疗程,连续3年,效果会更好。
涪陵电视台健康365节目推荐夏日养生项目
三伏贴,可治病养生,也可强身健体
1. 什么是三伏贴?
“三伏贴”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,它是根据《素问·四气调神论》中“春夏养阳”的原则,结合贴敷疗法,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,以鼓舞正气,增加抗病能力,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。
2. 为什么要给患者进行三伏贴治疗?
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,人的阳气旺盛。此时中药穴位贴敷最易刺激穴位、激发经气,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吸收,促使经络畅通、气血调和。
3. 三伏贴的作用
三伏贴可疏通经络,调理气血,宽胸降气,健脾和胃,鼓舞阳气,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,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,从而达到振奋阳气、促进血液循环。祛除寒邪、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。
4. 什么是冬病夏治
冬病夏治是根据《素问·四气调神论》中“春夏养阳”、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中“长夏胜冬”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。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,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,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,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,是中医学“天人合一”的整体观和“未病先防”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,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益气温阳、散寒通络的治疗,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。
5. 什么是冬病?
中医把慢性咳嗽、哮喘、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冬季多发的疾病称“冬病”。多以阳气亏虚、气血失和、阴阳失衡为其病机变化。因此要以调和气血,平衡阴阳来防治“冬病”。
6.常见的冬病
1)呼吸系疾病: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咳嗽、支气管炎、肺气肿、慢性鼻炎、慢性咽炎、体虚易感冒
2)儿科疾病:过敏性鼻炎、支气管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咳嗽、反复 感冒、慢性鼻炎、慢性鼻窦炎、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。
3)消化系统疾病:中焦虚寒、虚寒性胃病、胃肠功能紊乱、慢性结肠炎、 虚寒腹泻。
4)妇产科疾病:下焦虚寒、宫寒、痛经、带下量多等。
5)风湿骨病:关节痛、骨质增生、关节炎、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、腰、腿痛。
7.三伏贴的作用优势
(1)用方准确、性能稳定。
(2)患者使用方便、安全可靠。
(3)贴敷治疗作用于穴位,并经由皮肤直接进入血液循环,可迅速发挥治疗 作用。
(4)尤其适宜老、弱群体。
8.不适宜人群
三伏贴效果虽好,但不是所有人都适用。支气管扩张、活动性肺结核咳血患者、孕妇禁用;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、瘢痕体质者、皮肤过敏者要慎用。
9.注意事项:
(1)药物贴敷后,多数患者会出现麻木、温、热、痒、针刺、疼痛等感觉, 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感觉,这些均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。如果感觉特别 剧烈、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,请患者及时取下药物,用清水冲洗局部。切不 要搓、抓、挠,也不要用洗浴用品及其他止痒药品,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 步刺激。
(2)贴敷药物期间,应减少运动、避免出汗,尽量避免电扇、空调直吹,以 利于药物吸收;注意防止药膏污损衣物;应尽量避免食用寒凉、过咸等可能 减弱药效的食物;应尽量避免烟酒、海味及辛辣、牛羊肉等食物,以免出现 发疱现象。
(3)如背部有红、肿、刺、痒等症状,或背部贴药处出现针尖至小米大小的 水疱,属药物贴敷后的正常反应,患者仅需保持背部干燥即可或外涂湿润烧 伤膏以减轻不适感;若出现大的水泡,应到医院就诊消毒处理,以防感染。
来源: